成仙流浪记这几天,2024年全球手机相应的数据出炉,各大品牌又到了比销量比排名的时刻了。而从目前的公布的数据来看,苹果毫无悬念的连续第二年排名全球第一。尽管国内一直在唱衰苹果,而且苹果在国内的销售数据也的确在下滑,但凭借在欧美稳定的表现,以及在新兴市场的增长,苹果基本抵消了中国市场的下滑。苹果和基本没有中国市场的三星证明了一个事情:国内市场虽然重要,但并不能决定厂商的整体表现。
从数据而言,苹果2024年全球手机市占率达到18%,出货量达到2.259亿台,同比下滑1%,市场份额也下滑1%,iPhone 15成为了2024年出货量最高的智能手机;而三星排名第二,市占率同为18%,出货量小幅低于苹果达到2.229亿台,但出货量也下滑了1%;而中国品牌小米还是排名全球第三,出货量为1.686亿台大增15%,市占率为14%。
真正让人意外的是排名第四的厂商,过去都是OPPO和VIVO在争这个位置,而这次虽然依然是中国手机厂商排在第四,但却是传音这家主攻海外的公司。传音全年出货量达到1.067亿台,出货量增长15%市占率为9%。考虑到传音国内没有销售手机产品,却拥有9%的全球市占率,这似乎和三星一样也佐证了海外市场做得好,即使国内市场不咋的也能取得优秀的业绩。
排在第五的是国内品牌OPPO,第六是国内品牌VIVO,这两家公司市占率都是8%左右;而第七是国内品牌荣耀,第八是联想,市占率都在5%左右。至于大家关心的华为,现在和OPPO的子品牌Realme在同一档次,全球市占率为4%。不过华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36%,算是所有手机厂商中增长最多的,这个很好理解。如果在海外市场打不开的话,华为依然还是属于Other厂商。
至于全球销量最好的单一手机型号……过去我们偶尔还看到一两款中国手机上榜,但是这两年基本中国手机和这一榜单无缘了,基本都是苹果的天下。2024年同样如此,全球销量最好的前十款手机,苹果独占七席,三星则占了三款,和2023年差不多。考虑到iPhone基本都算是高端手机,三星也有S24 Ultra这样的旗舰手机上榜,所以这两家手机品牌的确获得了更高的利润。
总体来说,在手机连续两年下滑之后,2024年算是触底反弹的一年,全球手机出货量达到了12.2亿台,增长了7%。整个手机的格局其实没有改变,要想有更突出的成绩,海外市场就会显得格外的重要。另外考虑到今年苹果有可能推出新的iPhone SE机型,那么这很可能让苹果的手机出货量再攀上一个高峰,苹果有机会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第一手机品牌。
有记者问:据多家境外媒体报道,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其他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
三亚环卫工修剪椰子树 北方游客路过多看了两眼 被环卫大姐一人投喂一个椰子
三亚环卫工修剪椰子树,北方游客路过多看了两眼,被环卫大姐一人投喂一个椰子。
近日,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被问到有关美国和世贸组织关系的问题时,笑谈这是一个“五年来一次”的问题。记者:“(美国)共和党众议员提出动议,要求特朗普政府让美国退出世贸组织,美国现在还在“船上”吗?如果美国退出,世贸组织如何继续运作?
4月2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全家福”。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对接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
白宫近期曾多次表示与墨西哥、日本、欧盟等方的贸易谈判取得所谓“重大进展”。但各方却接连否认了美方的说法。如何看待目前与美国接触过的各方的态度?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目前,针对美国实施的征税政策,世界其他经济体和国家的态度大致可划分为三类。
△点火发射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跟美国客户签订协议时,对方支付了30%的定金;而同规格洗衣机、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能够达到70%。因此,即便美国客户违约,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
来源:东部战区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劳伦斯”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4月23日,美“劳伦斯”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对美舰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依法有效处置。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始于1900年的美国纽约国际车展,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客商。但今年车展前夕,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业内震荡。在16日车展开幕的当天,记者来到了车展现场,发现在“关税阴影”下,整个汽车行业似乎弥漫着焦虑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