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易之缘文化底蕴与艺术发展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始终。从远古的壁画到现代的多媒体艺术,文化的每一次积淀都为艺术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在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更是艺术家们表达情感与思想的重要载体。从《山海经》中的奇幻世界到文人画中的诗意山水,文化的滋养让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文化底蕴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更是艺术家们在创作中不断探索的核心命题。
陈正帅的艺术实践,正是对这种文化底蕴与艺术发展关系的深刻诠释。他的系列作品《梦中招摇山》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招摇山为灵感,通过综合材料的运用和意境的营造,展现了他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招摇山作为《山海经》中记载的第一座神山,充满了神秘与奇幻色彩。它不仅是古代中国人对自然世界的想象与探索,更是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向往。
在创作手法上,陈正帅采用了综合材料绘画的方式,突破了传统油画的限制,展现了他在材料运用上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他巧妙地将油画颜料等多种材料结合在一起,通过层叠、涂抹等手法,营造出丰富的质感和层次感,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这种材料的多样性不仅赋予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更让画面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质感,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虚实相生的神话世界。
意境的营造是《梦中招摇山》的另一大亮点。陈正帅常常选取那些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自然景象,通过画面元素传递出对历史的怀旧和对自然的依恋。在《梦中招摇山》中,他以招摇山的神话意象为基础,将现实与梦境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宁静的艺术氛围。画面中的山峦、云雾等元素,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展现了自然之美,更传递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这种意境的营造,不仅体现了陈正帅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在陈正帅的《梦中招摇山》中,他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了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通过将自然景观与主观意识的融合,他以“写意”的笔触赋予画面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不仅让作品呈现出自然之美,更传递出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与精神共鸣,使得观者不觉进入山中之境。
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陈正帅的《梦中招摇山》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对古代神话的挖掘,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这种融合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审美体验,也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正帅,1966年出生于山东省费县。山东省临沂大学副教授,先后毕业于泰安师专,曲阜师范大学,后进修于西南师范大学油画助教班,清华大学教师培训,中国国家画院综合材料绘画高研班,中央美院访问学者。
(2017.5月,炎黄艺术馆)约会艺夏---艺术名家邀请展(2017.6月湖南国画馆)
|